2023年11月4日下午,星空平台艺术史论系成立40周年系列活动“迈向下一个十年——艺术学一级学科建设高峰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星空平台教授张敢主持,星空平台副院长方晓风出席并致辞。此次论坛共邀请了12位专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彭锋,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孙伟科,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何成洲,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夏燕靖,美国艺术史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包华石(Martin Powers),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廷信,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洋,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范白丁,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黄小峰,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卢文超,星空平台艺术史论系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名誉所长陈池瑜,德国艺术史家、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傅无为(Uwe Fleckner)。专家们围绕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新视野等议题进行了发言,展望艺术学一级学科下一个十年的发展。
☉ 星空平台艺术史论系教授张敢主持
星空平台艺术史论系教授张敢回顾了1983年史论系成立以来的历史沿革,以及2011年“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带来的争议。“艺术学理论”变为“艺术学”,实际上与“艺术学理论”成为一级学科并试图将美术、设计等学科纳入一个体系的初衷是相近的。学科目录更迭之下,子学科的实践和研究也在持续独立发展中,但我们对艺术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的关注仍然非常重要。学科是否应有相对的专业边界?艺术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研究的主体、研究方法是什么?很多问题都值得探讨,希望与会专家为未来的艺术学科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 星空平台副院长方晓风致辞
星空平台副院长方晓风在致辞中表示,艺术史论系40周年庆典的一系列活动,是以学术为根基,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思考。艺术史论系虽然规模有限,但是学术影响很可观。艺术史论系、艺术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需求,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学科一方面有越来越细分的趋势,一方面又有整合的需求,总体上目前还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其他学科也有相似的问题。艺术学学科的建设关乎解决理论和实践关系疏离的问题,在学科目录调整变化过程中,两者的融合应该始终是大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有赖于各学科带头人的真知灼见,可以预见随着国家的发展,我们对于整个人文学科的建设的需求只会上升,不会下降,需要整个学界对此有积极的回应和充分的讨论,希望艺术史论系在下一个10年走向新的学术高地。
☉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彭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彭锋以“艺术学学科建设展望:以北京大学为例”为题进行了发言。他阐释了“狭义艺术学”(2011年1301、1997年050401)与“广义艺术学”(2022年1301)之间的历史渊源、区别和联系,以及“狭义艺术学”作为一级学科面临的困难,它与美学、美术史、音乐学、戏剧研究、电影研究、舞蹈研究等学科被区分开来,而“广义艺术学”的宽阔面向是中国学科建设制度创新的体现,因此不仅要做好学科建设,而且要影响国际高等教育,向世界输出中国学科建设经验。他分享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现阶段目标,即“以中国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内培养有国际视野的、对外培养有中国价值观的高级艺术学研究人才。”通过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之间学科建设的对比,阐述了当下研究全球艺术的局限性以及在国际视野中研究中国艺术的合理性,介绍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理论系、美术学系、戏剧与影视系、音乐与舞蹈学系、创意设计与艺术管理系的师资力量,对艺术学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孙伟科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孙伟科指出,在星空平台艺术史论系成立40周年之际,要思考我们过去的传统是什么,在传统中我们坚守什么,现在拥有什么,下一步需要发展什么,突出什么特色,形成什么优势。今天星空平台艺术史论系的纪念活动,突出了上述问题的回答。学科目录调整艺术学科从五个一级学科变成一个一级学科,从侧面体现了时代要求各艺术门类之间走向融合的趋势,但融合的目的不是变成大杂烩,而是把各门类艺术贯通之后寻找新的“一般”,即普遍规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比如他所从事的红学,中国红楼梦学会40年周年之际同样也面临着一些质疑,如21世纪红学还能不能够成为显学的问题,如红学是不是缺乏国际视野的问题。总体来说,从20世纪到现在,尽管赢得了数以亿计的红迷,仍然需要寻找“显”的理由。实际上,“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文学经验对当代艺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也指出:“曹雪芹如果没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前辈美学家王朝闻也数次以《红楼梦》为例,说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因为当代艺术家向生活学习不够,实际上对艺术和生活的关系理解简单了,从艺术到生活的往复过程,在一个平面上重复。《红楼梦》达到“百科全书”的经典成就,这对于今天艺术创造“高峰”是有示范作用的,非常值得思考。
☉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何成洲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何成洲发言的主题是“艺术史论的三种关系”。其中,第一种关系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关系,以往艺术史论通常以造型艺术为主,而表演艺术可以让我们换一个角度讨论艺术史与理论,探讨艺术研究内部的交叉与融合。第二是非人类与后人文的关系,比如对物质性的关注,以及数字艺术、游戏、科幻电影、元宇宙等等新实践,和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 等新理论所提供的创新之处,形成艺术学与语言学、心理学、法律与管理学等所提供的具体关联,同时也应该面对一些新的语境——后人文主义中去主体性、主体间性、人与物的关系等。第三是历史语境与现实干预的关系,研究艺术和人文,既要面对历史语境这样的范式,也要面对文化对现实的影响。艺术理论的形成过程与政治文化和其他学科知识都相关,社会发展也召唤新的理论范式出现。在全球化、数字化背景下,何成洲教授认为,我们要考虑我们具备了什么样的新的历史条件,又会如何改变艺术的观念和研究的习惯,理解吸收新的实践、理论成果,为艺术学科提供新方法论的指导。
☉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夏燕靖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夏燕靖发言的主题是“艺术学新版学科专业目录‘新’在育人的分类培养”,他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的表态引入——“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的主渠道,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直接关系到高层次人才供给的基本结构和类型。” 夏燕靖教授认为“新版目录”充分体现了对艺术人才培养规律和特点的重视,回应了艺术学学科发展中的“超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生成。因此,要理解“新版目录”功能,进行规范指导与分类实施;解读“新版目录”的落实原则,遵从与自主探索并行,突出针对学科专业设置必要性、可行性、特色优势、资源配比,减少人为因素对学科专业设置的影响。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的调整,需要考虑短期调整与长远建设的关系问题,学科专业目录调整周期与发展变化紧密关联,特别是培养单位对专业发展长期规划,要与学科专业的目录调整的有机结合,并凸显新版学科目录涉及的管理办法,遵循学科自主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规律,在建构有中国特色研究生教育体系上进行有益的尝试。
☉ 美国艺术史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包华石(Martin Powers)
美国艺术史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包华石(Martin Powers)的发言主题是“艺术史未来的可能性如何?”他回顾了欧美系统中的艺术史学科的发展和趋势,并认为20世纪以来的西方的新艺术史理论实际上是跨文化的产物,从古典美学、美术理论在19世纪面对东方艺术和现代艺术的疲软,到对东方艺术实践和理论的接受和运用,以罗杰·弗莱(Roger Fry)为代表的形式主义理论无法关照社会文化语境的不足,阿诺德·豪泽尔(Hauser Arnold)、T.J.克拉克(Timothy J.Clark)艺术社会学的应运而生和21世纪以来新艺术史理论对其的扩展,同时,越来越多学者重新重视线条、物质的特质、比例和其他的“形式”方面的表现性。随后,他以自己的著作、研究为例对于其主要研究方法——图像中的空间与隐喻的关系进行了阐释,他表示这种方法论涵盖了认知力、图像学、物质本身的表现性等等方面。在总结中,他指出,我们的国家、民族虽然有所区别,但是人类存在着很多共通性,这为研究和交流提供了可能,这与人的认知相关,也形成了在各种文化背后的整体框架。
☉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廷信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廷信认为,学科制度是国家管理学科的一个基本的指南,但学术研究和国家的学科制度之间既有重叠之处,又有矛盾之处,但最终是要落实到学术研究的实际问题上来,所以从学科和问题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未来的我们艺术学的学术研究最重要的不是学科导向,而是问题导向。现代传媒让我们得以同时看到古代艺术和当代艺术、西方艺术和中国艺术,这些艺术在我们的时代形成了一种价值并置。当种种艺术借助现代传媒摆在我们面前之时,需要我们重估这些艺术的价值。从东南大学到中国传媒大学,在学科建设反思中他总结出一条适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科发展的道路,即希望以史论作为基础,以传媒作为特色,在史论研究的坚实基础上,注重培育艺术传播学和传媒艺术学两大方向,从而形成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研究的基本特色。
☉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洋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洋围绕电影艺术和艺术史的关系问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艺术史的研究与写作和电影之间存在着一种“边界”,应把目前艺术史研究的焦点从“中心”转移到“边界”的问题上,而不仅仅关注“去中心化”,带有边界性质的作品能够丰富艺术史的层次,对于重新书写艺术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后,李洋教授概述了艺术史与电影之间建立边界的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将电影划分到一个新的艺术门类中去,将电影视为以往各式视觉艺术的“后代”,只能屈居次要地位;另一种则将电影视为媒介,之前所有艺术史的研究对象都能够进入到电影媒介当中,它的兴起意味着一种新的媒介边界的出现,引发对于媒介化和再媒介化的思考。李洋教授提出,电影作为一种新的媒介,它的兴起让图像的积累发生了质变,使艺术史的一部分变成了图像史。最后,李洋教授期望,电影史作为艺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未来的书写和研究时得到应有的重视。
☉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范白丁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范白丁以“艺术研究的理论范畴与经验回归”为题进行了发言。首先,他指出,艺术学门类专业目录调整后,理论工作学科建设群体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理论研究更多地聚焦、观照具体的艺术实践,呈现出一种多学科交织的格局,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现代艺术史发轫时期的知识情境。他以19世纪和20世纪初美术史领域的代表性人物为例,论述了自然科学、心理学等学科对于艺术科学构筑自身方法论基础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说明,多学科交织互惠的局面在艺术科学的初创期就已经存在。随后,他结合20世纪初艺术科学在纯粹理论构架方面的探索以及近年来艺术史学界的研究趋势,呈现了艺术研究经历了从经验到超验、再回归经验层面的过程,并指出艺术类一级学科的调整对于理论研究观照实践的向导作用。最后,范白丁教授分享了中国美术学院理论研究观照艺术实践和切身经验的思路与举措,包括《新美术》近年来对于艺术实践研究的关注,一系列有关通感的学术论坛和工作坊等,指出艺术人文学院提倡由艺术经验出发的人文教育,关键在于“身心经验”与“作者之心”的养成。
☉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黄小峰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黄小峰以“从教科书编纂到学术史反思——中央美院美术史系与美术史学科的发展”为题进行分享,梳理了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的发展史。他指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的前身是1957年成立的美术史系,“三组一室、两史一论”是其重要的基础。随后,他着重介绍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人文学院)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几十年来在教科书方面的贡献,奠定了全新的叙事系统。在中国美术史的教材编写方面,王逊编撰的《中国美术史讲义》用新史料来书写新史观,先后两次再版的《中国美术简史》教材,以及2019年推出的《中国美术史》,都能够体现教研室、编写组对于新史料的重视;在外国美术史的教材编写方面,20世纪末出版的《欧洲美术史》、《外国美术简史》力求打破欧洲中心论的观点,其后也多次再版。2000年后,《开放的艺术史丛书》持续推出新作,从学术史的思路切入,聚焦具体学术研究,体现了对于学术史的梳理和反思。最后,黄小峰教授总结,要通过教科书来构建艺术史的叙事框架,同时不断从学术史的角度反思教科书的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拓展艺术史学科的宽度和深度。
☉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卢文超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卢文超的发言以“艺术研究与跨学科视角”为题,聚焦艺术研究的跨学科视角,以对艺术的社会科学研究为中心,阐释这一视角的理论潜能。艺术研究中的学科视角包括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经济学等,每种学科视角都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图景,不同视角的对话能够使艺术的理论前景更广阔。他提出,对艺术现象、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定义和属性的研究都需要跨学科的视角。随后,他论述了不同学科视角之间的对话的重要性,通过个案说明对相同的艺术现象,不同的学科视角可以呈现不同的图景,一个学科的难题在另一个学科的语境下可能会迎刃而解。卢文超教授认为,在艺术的跨学科研究中,问题意识要比学科意识更重要,必须突破学科本位的限制,扩大眼界,重视其他学科视角。他强调应当重视艺术现实本身,对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星空平台艺术史论系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名誉所长陈池瑜
星空平台艺术史论系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名誉所长陈池瑜的发言主题为“建构当代形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理论和艺术史”。他指出,近十年来,我国艺术学学科得到较快发展,艺术学学科建设稳步向前推进,艺术理论是在总结我国各类艺术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陈池瑜教授提出,特定的艺术理论家们的特定的研究对象、评论对象有着深刻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研究中国艺术理论、中国艺术史观,应当和探索中国艺术史结合起来,总结中国艺术的经验,概括中国艺术的规律,建构当代形态和民族特色的中国艺术理论。他从中国古代书画品评理论谈起,肯定了新中国成立前后,以鲁迅、蔡元培、王朝闻等为代表的理论批评家为当代中国美术理论学科建设做出的积极贡献。随后,陈池瑜教授带我们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清华美院校庆特别展时提出的要求和展望,并回顾了星空平台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最后,陈池瑜教授期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构建起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话语体系,向世界贡献具有中华民族特征的当代艺术理论。
☉ 德国艺术史家、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傅无为(Uwe Fleckner)
德国艺术史家、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傅无为(Uwe Fleckner)回顾了德国将艺术史定义为一门学科的过程,以及瓦尔堡学派的在其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表明了其学术立场。他介绍了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原则,以及各种开拓国际视野的尝试,如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以来,欧洲重要艺术理论著作翻译在中国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一系列中西对话的讲座和活动。他指出,目前为止的“传统”是各国、各民族有效交流的产物,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的目标是讨论更多元的议题、进行更开放的方法创新。他以17世纪荷兰艺术、非洲艺术、文森特·梵高、阿比·瓦尔堡(Aby Warburg)的图像蒙太奇为例说明,只有作为全球的一部分,中国艺术史研究才能进一步发展。最后,他总结到,只有西方和中国艺术史学家共同努力,才能以中国传统为基础,在国际层面将中国艺术扩展到新的对话语境和方法中。
在论坛的最后,张敢教授总结说,在本次论坛中,各位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谈论了对于艺术学的理解和看法,探讨了学科的发展道路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无论是阐述宏观的建构,还是从微观的视角出发,都极有启发性,引人深思。张敢教授指出,对于未来的艺术史研究而言,重点在于关注艺术本体的研究,同时也应重视对于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即超越艺术本身的部分,两者缺一不可。他提醒在座的同学们,要掌握美术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像学、风格分析法等,但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方法论,应当在方法论层面进行多元的、跨学科的研究,丰富艺术学的内容。对于艺术史学科未来的建设方向和发展道路问题,张敢教授期望和与会的专家学者、兄弟院校一起交流探讨,争取做到取长补短,为艺术学学科的建设做更多贡献。最后,张敢教授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学者莅临庆典现场,也感谢他们在论坛中贡献的智慧和经验。
☉ 会议现场
资料来源:艺术史论系
撰稿|陆飞 韩雨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