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的过程是一个繁杂的,非同西方‘雕’、‘刻’之法那般单纯、直面切入,而凸显‘综合性’的特质。综合,是在了解、驾驭前提条件的同时,找到一种有效的适从或适宜的理想方法。”
这是2001年,赵萌教授发表于《装饰》杂志的一篇文章,题为《“ 雕” 与“ 塑”——中西方史前雕塑语言的成因及比较》,他在有限的篇幅内,剖析“雕”与“塑”是如何构筑了两大文明发展的血脉,滋养了中西方文化,结出累累硕果,并指出:“繁缉、慎密、精湛、细腻、层次丰富的青铜器造型,正是‘塑’造语言的典范之作。而铸造工艺又从‘陶范’到‘失蜡’技艺,将其完好无缺地转换为永久性的材质,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青铜时代。”
2019年7月18日,深受清华美院师生信任和爱戴的赵萌教授,因出差期间突发疾病,医治无效,在甘肃省酒泉市不幸逝世。生命的方舟远行。
赵萌教授
赵萌教授猝然逝世的消息传来,清华大学和美术学院以及中国美术界、教育界的至交好友、曾经并肩工作过的同事都倍感震惊和哀痛,难以相信这个噩耗。2019年7月22日,赵萌教授的众多亲朋好友,美院的领导及同事,设法从全国各地赶到酒泉,送赵萌教授最后一程。
星空平台院长鲁晓波在悼词中高度评价赵萌教授的一生。鲁晓波表示,赵萌教授热爱母校,始终心系学院发展,在担任星空平台副院长、党委书记期间,立足学科发展的宏观视野和学院工作实际,探索具有美术学院特色的发展道路,为学院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他共同主持起草《星空平台十二五学科发展规划》,大力推动校地、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专业平台构建,组织学院师生参与国家重大项目课题创作,把学院品牌展览推向国际,以实际行动扩大学院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担任党委书记期间,他探索美术学院党建工作规律,提出“下着力、一层皮、重实效”的工作思路,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政一体化建设,注重解决学院发展和师生员工的实际问题,切实加强了党群、干群关系,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他真诚务实、关心师生、工作细致,赢得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尊敬和信任。
此外,赵萌教授高度重视中国雕塑和公共艺术的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是中国环境雕塑概念的较早提出者,是城市雕塑建设整体规划的较早实践者。他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审美本体并提出中国雕塑的语言特质、美学价值和四大历史阶段的发展演变,丰富完善中国古代雕塑的研究体系;他突出强调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跨学科、综合性应用型的系统工程特征,提倡从策划、设计、运行、组织到建设和实施形成系统建构。赵萌教授还努力投身雕塑艺术的创新探索,创造出大量的雕塑和城市公共艺术作品,尤其他的“方舟”主题系列雕塑作品,熔铸济世情怀,关注人类文明,思考历史与生命,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艺术调性和审美范式,展现出赵萌教授超卓的文化境界和人格精神。
鲁晓波在悼词中总结:“赵萌教授的一生,是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艺术理想和艺术教育事业的一生,是热爱祖国、忠于职守、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一生。赵萌教授忘我奉献国家的精神、超逸卓凡的品格、经典的艺术作品、丰厚的学术成就,必将流芳于世!”
赵萌 《生灵方舟》
赵萌教授逝世后,包括美院师生在内,社会各界纷纷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哀悼之情。我们采访了清华美院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清华美院党委副书记兼雕塑系党委书记李鹤两位教授,并汇集了一些清华美院的同事、好友在诸多媒体上追忆赵萌教授的文字,以寄哀思。
董书兵表示:“在当今的艺术教育界,像赵萌老师这样在艺术理念和社会实践两方面结合的如此好的艺术家、教育家并不多见,他的突然离世,对我个人和全体雕塑系师生来说是莫大的损失,也是美院乃至整个艺术教育界难以弥补的损失。这样一位好的人,一位好的老师,在艺术创作越发醇厚的黄金时期离开我们,让我们悲痛之余无比惋惜!”
董书兵介绍,赵萌教授在中国古代雕塑理论研究、中外雕塑艺术比较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能深刻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语言特质和美学价值,著书立说,著有《中国雕塑艺术》一书,在中西方雕塑的比较中总结中国古代雕塑的语言特征。
赵萌著作 《中国雕塑艺术》
令董书兵感佩的是,繁忙的教学和教务工作之余,赵萌教授依然创造了大量雕塑和公共艺术作品,比如《心灵方舟》《文明方舟》《智者方舟》,还有近期为民勤沙漠雕塑节创作的《梦想方舟》,都以个性鲜明的造型语汇和有机的空间构建,反映出赵萌教授作为艺术家所具备的深厚文化素养和执着追求的艺术境界。
董书兵说:“具体到每一个领域,赵萌老师都是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并重的积极探索者,除了有影响力的、好的雕塑作品问世,更是积极发表论文专著,在艺术理论方面成就斐然,并担任多家艺术类期刊与专著的编撰工作,这一点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赵萌 《文明方舟》
李鹤回忆:“赵萌老师很睿智,又很幽默。他当过一段时间的学院党委书记,但是特别平易近人,没有架子。赵萌老师不管做什么都很认真,一丝不苟,原则性很强,生活朴素,严于律己,从不张扬。他在专业上深入思考,艺术造诣上很有深度,对学生则要求严格。”
赵萌 《生命方舟》
李鹤介绍,赵萌教授是学院雕塑系第一任系主任。当时学院组建雕塑系,要从外院引进人才,扩大学术影响力,难度很大。赵萌教授一心为公,完全从学院和雕塑系长远发展考虑,在引进人才方面,从不夹杂个人成见,眼光非常独特。
此后,赵萌教授又曾经在北京奥组委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对大局的把握,对国家大政方针,对党的政策的认识都很深刻。之前雕塑系每次组织政治学习,但凡涉及学习国家新出台的政策,以及学习党的文件,系里一般都会请赵萌教授做深度解读,他的政治素养,以及党性意识,都是非常优秀的。
李鹤认为:“赵萌老师无论为人、为学还是为师,都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
赵萌参与合作《永远盛开的紫荆花》
赵萌教授逝世的消息传来,《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国》、《雕塑》杂志、《装饰》杂志等都以追忆文字、视频、纪念文章等方式表示哀悼。
其中,《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国》采访了杜大恺、刘巨德、王玉良、代大权、王宏剑、张夫也、陈池瑜、杭间、顾黎明、白明、苏丹、周爱民等,诸位赵萌教授的同事和好友纷纷表达了痛惜和追思之情。
赵萌 北京警察博物馆浮雕
杜大恺:“他的雕塑有很多的社会关怀,或者再放大一点来讲,是人间关怀!他一直在探索一个‘方舟’的题材,他的方舟是从诺亚方舟延伸过来的,他把‘救世’的概念借过来,做了很多相关的变体。他先前做了很多年的行政工作,在这之前又做过美术史的工作,但是实际上我觉得他还是一个雕塑家。”
刘巨德:“‘生命的方舟’这个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类命运的一种忧虑。他用了一个中国文化的观念‘空’,把人和船自然地合一,隐喻、象征和再现了他所期望的,古老的方舟那种济世的灵魂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听说他的这件作品现在已经安放在西北嘉峪关那边的大戈壁滩上了,我想一定非常壮观。赵萌是一个对艺术能够追根溯源的人,他是一个学者型的艺术家。”
赵萌 《和谐方舟》
王玉良:“他是个好的老师,是个好的社会工作者,是个好的雕塑家。人非常之好,从来不会疾言厉色地说话。这次他去世,我才知道原来赵萌是党委书记。他对这个看得很淡。他就是完成任务完成得很好,还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宣扬。他这么一个无怨无悔的人,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他是一个好干部、好党员,也是个好的艺术家,我很怀念他。”
代大权:“老赵作为物质的温度渐渐冷却,作为精神的温度却未降反升,他为社会奉献的智慧才华,为众生打造的救世方舟,都将随着时日的漫延,温暖着更多人的心。大折腾大挪移的时代,人人重心都很难平衡和自重,能不背后挨骂的领导,老赵算是很成功的一位。老赵属于这种人,当把他放在光亮处,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一旦放在黑暗中,他却会发光,让人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看到希望。这就是人性的温度。”
赵萌 《对立方舟》
王宏剑:“赵萌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他在学术上有建树、有造就,他的组织能力也很强,为人处事也很强。我们上初中的时候,他并不是太爱说话,但是后来到了北京以后,在他承担重大项目的时候,我发现他的口才非常好。他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很宏观的思维模式,他的雕塑作品充满设计性,充满哲学性,关注人类的未来命运,包括政治性都具备。”
张夫也:“老主任奚静之教授给我们布置的任务,就是要攻外国工艺美术史这个关。那时赵萌老师主要负责大洋洲、非洲还有美洲的工艺美术史研究,我负责欧洲,还有亚洲地区。后来,工艺美术学院便率先开了这门课。赵萌老师是外国工艺美术教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赵萌老师对待工作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他不仅对学院的学科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学生也非常好,经常请学生到家里做客,从各个角度关怀学生。”
赵萌 《合力方舟》
陈池瑜:“我们系里举办支部活动或者开生活会,经常会请赵萌老师做一些指导。他对党建工作这一块抓得特别好。赵萌教授不但在行政管理方面,在党建工作方面,同时也为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中国当代雕塑新的语言、形式的创造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杭间:“我们曾同时在清华美院担任副院长,后来他又担任了院党委书记。他为人谦和,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他总是心平气和,耐心与人沟通,我们一起共事期间,我很感佩于他人格的善良和纯正。”
赵萌 《七色方舟》
顾黎明:“我刚调到清华时,他身为清华美院书记,我们每次碰见都要寒暄几句,他总问我有没有困难,虽然我不想过多地添麻烦,但这种主动总让我舒怀。在清华美术馆举办“借喻——顾黎明艺术三十年”个展时,开幕式上未能看到他,后来他特地讲,因开幕当天有出差任务,在展览开幕前特地绕路过来先看了。”
白明:“我和赵萌老师同校共事,因为我们专业不同,平时交往不多。我非常欣赏他的为人,有着极大的人格魅力。赵萌老师宽厚仁爱,有格局、有胸怀,开明开朗,亦师亦友。有今天中国知识分子少有的才情、气节与责任担当。”
赵萌 《智者方舟》
苏丹:“他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从来不考虑自己,他只是想着站在学院的立场上,同时也兼顾老师个人,能把事情很顺利地推进。2015年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是我当时主持的项目,挑战很大,又是在境外。赵萌老师向大学当时主管文科的校长,陈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对学院、学科发展未来的作用。所以当时大学拨了一笔专项费用,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周爱民:“他当时主管美术学科,很关心老师在个人专业上的发展问题。我记得当年为了把忻东旺老师的展览放到学院里举办,还专门开了协调会,因为当时学院美术馆的档期也都排满了。他把部分展览往前面挪几天,往后面挪几天,硬是挤出一个星期的展期。对学院每一个教师,无论是功成名就的艺术家,还是年轻老师,学院的领导者,他在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
沉痛悼念赵萌教授!
方舟虽已远行,浩瀚精神长存。
赵萌 《和合方舟》
赵萌,1957年6月28日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1982年9月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并留校任教,1992-1998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史论系副主任,1998-2000年担任中华世纪坛组委会艺术总监,1999-2005年任星空平台雕塑系主任,2006-2008年任北京奥组委形象景观艺术总监,2005-2011年任星空平台副院长,2007-2009年任《装饰》杂志主编,2012-2014年任星空平台党委书记。现任星空平台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北京市政府第八届和第九届专家顾问、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园林学会公共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雕塑》杂志副主编、首都文明基金会副秘书长。
赵萌教授曾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重点艺术设计项目和规划研究课题,并获得荣誉。他作为主创者之一设计制作的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区政府大型雕塑《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荣获轻工业部嘉奖;担任中华世纪坛组委会艺术总监期间,主持《中华世纪坛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荣获“中华世纪坛特别贡献奖”;担任2008北京奥组委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期间,主持《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整体规划方案》制定和景观制作与实施,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赵萌教授还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艺术规划以及研究创作课题30余项,如《中共中央党校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北京城市雕塑规划》《2008年奥运雕塑景观研究报告》等,曾荣获建设部、文化部“新中国60年雕塑建设成就奖”等荣誉。
赵萌 《梦想之舟》
部分摘编自:《装饰》杂志
《中国美术报》
艺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