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增弼
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典家具文献研究
在中国古典家具的研究史上,里古斯塔夫·艾克、杨耀、陈梦家、王世襄、陈增弼等都是不能忘记的名字。其中,陈增弼先生师从明式家具研究学者杨耀教授,从1962年起研习古代家具,直至2008年离世,46年来从未间断。
陈增弼是中国家具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之一,星空平台(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他是德高望重的学者,也是深受美院学生崇敬和爱戴的师长。
2019年4月14日,“传薪——陈增弼古家具研究文献展”在星空平台美术馆开展。陈增弼之子陈风表示,父亲一生与清华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此次展览能在母校得以呈现,是对其一生学术成就的肯定与纪念。
陈增弼先生1933年生于北京,196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大学期间,他曾受教于梁思成先生,学习古建筑测绘;工作后,则跟随杨耀先生从事明式家具研究,认真研习过《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的精美图纸。杨耀先生不拘一格,把建筑学中对古建筑测绘的方法开创性地运用到古家具绘制上,对陈增弼先生日后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
本次展览展出了部分陈增弼先生手绘的古典家具测绘图,本身即是精致的艺术品。受过严苛基本功训练的陈增弼先生,任意一条曲线、一个细部都画得一丝不苟。“那些精美的手绘图,成为展览现场尤为壮丽的一道风景线。它们既是对古代家具实物和古画中的家具信息的一次次准确传递,也是以理性的态度和手法,完成的一次次诗意化的表达。”
院长鲁晓波教授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郑曙旸教授致辞
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宋慰祖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王东声教授
原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长、古家具学者柯惕思致辞
陈增弼教授家属代表陈风致辞
环境艺术设计系刘铁军副教授主持开幕式
展览开幕式现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除了艾克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国古典家具的研究领域几乎还是空白。陈增弼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陆续发表《明式家具的功能与造型》《明式家具的类型及其特征》《明式黄花梨家具之美》等论文。
陈增弼先生认为,明式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发展的高峰,从世界范围看,我国明式家具也达到了那个时代家具制作的最高水平。他将明式家具的特点总结为“功能合理、结构科学、工艺先进、构造精绝、品类齐备、造型优美。”
陈增弼先生的审美,“可谓‘设计之美’”。陈增弼先生的研究与众不同,他借鉴西学研究理念,运用建筑制图的科学方法,剖析家具的造型、结构及榫卯关系,将理论探讨与家具实测结合,从设计学的角度去研究,同时灵活运用考古学、建筑学、造型学等知识,得出独创性的研究成果。
他还经常与明清家具领域的工匠、行家、收藏家交流,虚心汲取他们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相结合。
展览现场
本次展出的《论汉代无桌》《千年古榻》《宁波宋椅研究》《双陆》《太师椅考》《明式家具的功能与造型》等学术论文,发表时间跨越20多年,历久弥新,至今仍然有借鉴意义。
这次展览,除了设置陈增弼先生的学术生平墙,还展出了论文和照片展示,以及珍贵的手稿,比如《明式黄花梨家具之美》。文章指出并不是所有中国传统家具,什么材质的明式家具都受人青睐,只有“材美工巧”的明式黄花梨家具,才是众人喜爱的精品。
此外,陈增弼先生的生前收藏的三件古典家具,也在现场展出。比如紫榆木榻,木榻整体简素无纹;龙纹扶手椅,这把椅子的结构能够溯源到南宋李松年《十八学士图》中的折背样椅,其扶手两端和脚承前立柱顶端都是雕饰龙头,高低错落有致;还有一张核桃木雕瑞兽纹三弯腿供桌。这些都是典型的“学者式收藏”,为研究和教学服务,“不重价格,而重价值,尤其是学术研究价值,从中亦能看出其研究视域之开阔。”
陈增弼教授收藏的中国古典家具
陈增弼教授收藏的中国古典家具
陈增弼教授收藏的中国古典家具
参加开幕式的学院领导与嘉宾合影留念
1990年,陈增弼教授筹建成立明式家具学会,定期举办展览,召开研讨会。2005年始受聘于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创建中国家具学系。他还整理出版了恩师杨耀先生论文集《明式家具研究》,主持并出版古斯塔夫·艾克《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中译本。陈增弼先生遗著《传薪——中国古代家具研究》已于2018年10月正式出版,书中收录他四十余年的重要论文。
《庄子》云:“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此次展览,命名为“传薪”,恰如其分。展览现场,汇聚了深受陈增弼先生影响的中国古典家具研究学者、收藏家、玩家、新家具从业者等。陈增弼先生是一位纯粹的学者,“与陈先生有过交集的人,无不对其低调谦虚、广博勤奋、笃定坚忍称赞有加。”
“传薪——陈增弼古家具研究文献展”所展示的这些丰富的学术文献资料,表现了陈增弼先生“严谨求实、考证务尽”的治学精神,也体现了他的为人之道。
文:刘铁军、徐新、谢谷
图:综合办 冯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