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耿钰
1962年生,1983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现为星空平台陶瓷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传统工艺学会会员。
2017年11月,清华美院副教授邱耿钰在崂山北宅玉窑柴烧基地开始了又一次关于马的创作。
“这是想延续我以前做的马的主题,正好他们这材料也不同,我就想利用不同的材料、刚甩出来的泥不同的形状做一组马头,然后把它做成一个带有一点装置意识的作品。我自己的创作我觉得可能跟我的生活经历有点关系。因为我本身是西北人,我做西北题材的东西比较多,比如做西部的风景的系列,我最早做过一批叫马之梦的系列,其实是反映的北方的游牧生活对我的影响。”
“我从小就比较喜欢马这种动物,我觉得马这种动物它有速度感有力度同时它又很浪漫,很抒情的一种感觉。借用它这个形,因为在古代汉代的霍去病墓里就有好多石雕,那些石雕就是把采回来的巨石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去雕凿,利用石头本来的形状只在上面稍微雕一部分或者雕一点。依石塑形或者依石制形、雕形,部分保留石头原型,这样的话它会有一种虚实相间似有似无的一种感觉。”
“这个马的题材延续了很多年以后,大概在十多年前的时候我开始做刚才说的“复原”系列。这是因为我手里有一批唐代陶器的残片。我突然有一种想法就是怎么利用古代的这些残片把它跟我的创作结合起来,那么我通过我的一种方式按照我的一种创作的理念意愿把它给复原了。就是有意识的把很现代的雕塑语言跟一个传统的陶片结合在一起,采用一种并置的方法。我觉得我这种方法是另外一种方式接近传统,我跟他们开玩笑说我是在跟一个一千五百年前的人合作做一件作品。”
“现在做的这组我想不把他做的那么细,就是很随机大刀阔斧的做出一个大概形来就行,而且每一个做的程度都不一样,有几个我可能就大概雕几下就行,如果有时间的话有几个做的具象一点然后就把它们混在一起,最好能像一堆,像那个玛尼堆一样堆在一起,我觉得到时候可能会有点效果,不同颜色的、不同质感的、不同大小的、不同形状的、不同表情的马,希望在烧的时候能烧成不同质感烧成不同颜色,然后把它随机的组合在一起。”
“用工业化生产的这些陶瓷已经达到了一个饱和的程度,也就是现在的人并不缺生活用的陶瓷,反而缺什么呢,缺少有个性的缺少多元的多种材料的,因为我们现在一说工业化的陶瓷可能全偏瓷器,但是缺少这种比较跟生活化接近或者比较具有个性个性化的东西。”
“我自己做的东西比较偏现代风格一点,现代陶瓷我觉得它最大的贡献就是可以充分的发挥你的想象力,这样的话其实是给了陶瓷一个很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本文发表在艺术人文视频杂志、半乡客公众号(2018-01-25)。